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增收” 提振消费有更多实招
时间:2025-03-06 11:39: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增收” 提振消费有更多实招

中新社记者 李金磊 夏宾

“花出去还能挣得回来,老百姓才敢花钱。”河北石家庄农民刘令彩的期待,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回响。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报告中多次提及增收。

增收既为惠民生,亦为促消费。“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居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中国把提振消费摆到了更加突出位置,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前消费领域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居民收入和就业承压,不愿花钱;二是有效供给不足,没处花钱。前者需通过整体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提升,后者则要优化供给结构。

能消费

报告指出,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均指向让民众增收从而“能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受访时认为,重点保障民营企业等稳健运行,通过落实今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形成“稳就业—增收入—促消费”良性循环。

愿消费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着眼于增加优质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多新招实招。

刺激消费意愿,真金白银支持不可少。今年中国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陆铭认为,商品消费出现一定饱和效应,消费重点逐渐转移到服务消费。文旅、娱乐、体育等消费不存在跨期消费替代效应,可进一步扩容。

敢消费

让更多人敢消费,一方面要改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社会保障。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报告中提及的这些措施回应民之所盼,也为更多人敢消费织密防护网和保障网。

促进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政策“组合拳”将激活消费主引擎。民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信心,也将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完)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广西瑶族绣娘赶制瑶族服饰过年街节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增收” 提振消费有更多实招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增收 提振消费有更多实

  • 广西瑶族绣娘赶制瑶族服饰过年街节

    2月12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瑶族绣娘黎凤珍正在工作室中为明日参加年

  • 高原社火贺新春

    2月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演员在社火巡游活动中表演。当日,青海省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

  • (新春见闻)寻味中国年 海内外游客爱上古建游

    中新社杭州1月31日电 题:寻味中国年 海内外游客爱上古建游作者

  • 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开幕

    中新网深圳1月19日电 (记者 索有为)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

  • 一张保单守护全家人 “人保全家福家庭保险产品组合”推出

    为落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普惠金融产品供给的要求,中国人保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9月实施

    记者1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

  • 基金亏损20%有必要止损吗?全仓亏了20个点怎么办?

    基金亏损20%有必要止损吗?基金亏损20%有没有必要止损用户可以从自身

  • 小公募和大公募的区别是什么?小公募属于公司债吗?

    小公募和大公募的区别是什么?1、所发行的对象不一样:大公募发行时

  • 吃个饭、理个发、健个身,咋就成了直播间“演员”?

    一些商家通过直播手段引流,顾客往往在毫不知情时已被拍入镜——【

  • WCBA新赛季启幕 四川女篮取得开门红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王昊)11月15日晚,2024-2025赛季中国女

  • 诺和诺德连续七年参展进博会 携手各界共同推广"健康代谢"理念

    中国网财经11月7日讯(记者 陈琼)11月6日,诺和诺德在第七届中国国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

  • 与古蜀文明同行:国产民机“三星堆号”首飞

    中新网成都10月25日电 (记者 岳依桐)携带千年古蜀文明的传奇与魅

  • 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举办

    10月24日至26日,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

  • 旅游
    • 重卡行业回暖天然气重卡爆发式增长 “抢气瓶”再现上游产业链加速重构

    • 研究显示: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沿海

    • 宇宙中最热的地方是哪里

    • 中国资本市场能否创造长期回报?问题出在哪儿?高善文最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