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医生建议来了!(附穿衣指南)
时间:2025-03-14 15:58:51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春季气温回暖,但早晚仍比较冷,昼夜温差明显,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寒”,容易让血管吃不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指出,春季,尤其是3—5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

01 为什么建议你“春捂”?

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致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寒冷还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表示,春季气温起伏属于正常现象,但这可能会激活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绞痛、急性心梗及脑卒中的风险

再加上春季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患病,可发生炎症反应,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显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者,受血管弹性下降、基础疾病影响,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差,更需重视“春捂”

02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最好“捂”到清明前后

王佐岩建议,“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也就是说,大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春捂”并非盲目多穿衣物,而是强调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

过早脱掉冬天衣服,身体受凉,可能会影响身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影响抵抗力。

需注意,春捂要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

下肢循环障碍患者需穿着厚袜或护膝,比如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较差,忽视足部保暖易加重末梢神经病变。

头部散热占全身30%,佩戴薄帽可减少热量流失。

腹部保暖有助维持内脏血流稳定,能有效保护胃、脾、肠。

颈部受凉易诱发颈动脉痉挛,比如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受凉,可能因血管痉挛而诱发脑缺血。

03 不同温度、场景穿衣指南

“春捂”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早春最实用的穿衣法是“洋葱式”层叠穿搭: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

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

这样搭配,既能抵挡早春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

另外,穿着可根据气温、湿度、风力以及个人体质和活动量等因素来调整。以下不同温度的穿衣建议可供参考:

低于5℃

加强保暖,如棉衣、羽绒服,里面可穿保暖内衣、秋衣秋裤、毛衣或针织衫。最好备有方便穿脱的衣物,以防室内外切换时温差过大。

5℃~15℃

可以穿秋衣秋裤、毛衣、棉毛衫,外面配以风衣或夹克,早晚温度低时可添加偏厚点的马甲或薄型羽绒马甲或者轻薄的羽绒外套。中午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外出,可以减少到长袖T恤加薄款外套。裤子可以选择牛仔裤或休闲裤。

15℃~20℃

短袖或长袖T恤,搭配薄款开衫、卫衣或单层衬衫,下装则可穿单裤或裙子。春天早晚温差大,最好准备一件薄外套,比如针织开衫或风衣或薄棉衣或马甲。

20℃以上

单穿短袖、裙子、短裤等夏季服装,阳光充足时注意防晒,可适当搭配薄款防晒衣或罩衫。在较热且湿度较大的天气里,尽量选择吸湿排汗材质的衣物,这样比较透气舒适。

标签:

最新
  •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医生建议来了!(附穿衣指南)

    春季气温回暖,但早晚仍比较冷,昼夜温差明显,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

  • 外资金融机构看两会:政策加码提振消费扩内需 发展新兴产业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赤字率拟按4%左

  • 天津口岸首票保税混矿业务落地

    中新网天津3月6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6日从天津滨海新区获悉,日

  • 仙逆:王林反杀七叶术咒师有多狂?仙剑狂砍没卵用,三辆射神车强势翻盘

    王林为了夺得轮回果进入仙遗之地,没想到却在第三层遇见七叶术咒师

  • 唐探十年:刘昊然坦言唐探系列见证自己成长

    中新网北京1月28日电 电影《唐探1900》1月25日在北京举办新春发布

  • 2025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突破14亿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似乎就

  • 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贵州仁怀支行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

  •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全部投产

    中新网天津12月28日电 (王君妍 王顺琦)记者27日从天津经开区获悉

  • 浙江小镇咖啡特写:深耕“门前地” 飘来“文化香”

    中新网嘉兴12月12日电(黄彦君)白酱油拿铁中带有糯米香,黄酒拿铁则

  • 王都: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3100万辆 以创新激发汽车消费活力

    图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在2024汽车产业发展分论坛致辞12月2

  • 拜仁不敌勒沃库森 诺伊尔职业生涯“首红”

    新华社柏林12月3日电(记者刘旸)2024-2025赛季德国足协杯3日进行第

  • 奥运健儿走进新疆传递中华体育精神

    中新网阿克苏市11月30日电 (周昕)11月25日至29日,由中央宣传部、

  • “煤都”吕梁 借助新型工业化提发展“底气”

    中新网太原11月28日电 (李新锁)让煤矿生产从打眼放炮进化到轻点鼠

  •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古榕树下感受“太平洋的风”

    中新社江西会昌11月24日电 题: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古榕树下感受

  • 解谜三星堆:他们去哪儿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倪伟2024 11 18总第116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 莲花社区邻居节:“邻”聚力守护家园

    今天,西湖区古荡街道莲花社区迎来一年一度的邻居节,不同于往年的

  • 旅游
    • 天天关注: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 全世界范围做创新疫苗

    • 重卡行业回暖天然气重卡爆发式增长 “抢气瓶”再现上游产业链加速重构

    • 研究显示: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沿海

    • 宇宙中最热的地方是哪里